🌐 我报

新加坡31岁男子被控虐待婴儿 面对31项控状

2025-09-19 07:18
新闻图

新加坡一名31岁的男子因涉嫌在三个月间多次虐待未满周岁的男婴,日前被控上庭,共面对 31项抵触《儿童与青少年法令》 的指控。法官下令,为了保护受害幼童,不得公开任何能识别孩子身份的资料,包括案发地点和被告姓名。

根据起诉文件,案件发生在2024年7月至9月之间。受害人当时只有九到十一个月大,目前已年满两岁。被告当时是这名婴儿的主要看护人。

检方指出,被告涉嫌多次对婴儿采取过激行为,包括掌掴、用枕头或衣架施压、甚至将孩子倒挂或粗暴摇晃。控状显示,部分事件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威胁婴儿的安全。尽管文件未透露受害人是否受伤或案件如何曝光,但行为的性质与频率被认为足以构成虐待。

在其中一份控状中,被告被指在短时间内连续多次对婴儿施暴,甚至在同一天里多次重复。起诉书中记录的时间点显示,虐待行为并非偶发,而是持续性的。

法庭文件还提到,被告在去年9月的一次事件中,多次用力击打婴儿身体,并强行拖拽,导致婴儿跌倒。控状没有进一步说明孩子是否接受过医疗检查或治疗。

目前,被告已以3万元保释候审,案件将在9月29日进行审前会议。若罪名成立,他可能面临最高 八年监禁、8000元罚款,或两者兼施。

案件引起公众关注。儿童福利组织指出,婴幼儿在语言表达和自我保护能力尚未发展的阶段,完全依赖看护人照顾,因此任何形式的虐待都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身心伤害。

专家强调,公众若怀疑孩子遭遇不当对待,应立即向当局举报。邻里、亲属和托儿机构在发现异常时,及时上报可帮助避免悲剧发生。

新加坡过去几年已逐步加强对儿童的保护措施。《儿童与青少年法令》明确规定,虐待包括身体伤害、情感伤害、忽视照顾和性剥削等,凡照顾儿童的成年人若有不当行为,都可能面临法律制裁。

同时,政府也设立了多条 求助与举报热线,并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为受害儿童提供心理辅导与庇护。

法律界人士提醒,父母与看护人在面对育儿压力时,应及时寻求帮助,而不是采取危险行为。社会资源包括心理咨询、亲子课程和社区支援服务,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看护者的负担。

儿童安全问题不仅关乎个案,也关乎整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程度。随着案件的后续发展,公众期待司法程序能给予公正裁决,也希望能进一步推动社会对儿童保护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