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57年的美丽华大酒店10月底停业,108名员工受影响
在新加坡经营逾半个世纪、坐落于合乐路的美丽华大酒店(Hotel Miramar)将于今年10月底停止营业。酒店与食品饮料及同行业工友联合会(Food, Drinks and Allied Workers Union,FDAWU)8月29日联合发布通告披露此事,首批信息已于8月28日至29日陆续通知员工。受影响人群涵盖前线服务、行政与管理层,共计108人。就业与职能培训中心(Employment and Employability Institute,e2i)已到场派发就业资源包,并提供一对一咨询与职业辅导,协助员工过渡。
美丽华大酒店与工会在今年1月刚完成集体协议更新。根据协议,服务满两年的员工,裁员补偿以“每满一年服务,发放一个月基本工资”计算;未满一年的服务时段按比例折算。通告指出,酒店除严格依约执行之外,也将对服务未满两年的员工给予定额酌情补偿,并把重新聘用的年长员工纳入补偿范围;对长期服务者另设额外奖励,以肯定多年贡献。
酒店董事经理林建忠表示,停业决定源自对长期业务前景的审慎、全面评估。他对历年来支撑运营的资深同事表达谢意,称不少员工把几十年岁月奉献给酒店,有人甚至服务长达55年,是酒店的“中坚与灵魂”。
FDAWU方面则强调,正与管理层紧密配合,确保受影响员工获得体面、公平的对待,并尽快对接就业机会。工会秘书长桑卡拉达斯(Sankaradass S Chami)对酒店选择在经济不确定时期提供“优于集体协议”的配套表示肯定,认为这体现了行业担当与良好劳资关系的价值。
据此前媒体报道,酒店业主拟以不足2亿新元的价格,将尚余约41.5年地契的资产转售给基金管理公司Aravest,并由后者携手其他投资者完成收购,未来将引入国际连锁品牌负责管理与重塑。美丽华大酒店拥有约344间客房、四星级定位,同时仍有约10万平方英尺未动用的总楼面面积(GFA),意味着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存在升级改造与价值重估的空间。业界人士透露,相关地块延长至99年租期的申请未获当局批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框定了业主与潜在买家的中长期盘算。
从更宏观的城市规划层面来看,根据上月发布的《2025年发展总蓝图(草案)》,市区重建局将美丽华大酒店所在地块与同沿线的两家酒店——国敦统一酒店(Copthorne King’s Hotel)与新加坡河畔富丽华大酒店(Furama RiverFront Singapore)——继续归类为“酒店用地”,容积率维持在3.5倍。这既保留了合乐路酒店带的功能定位,也为未来的品牌更新、产品升级与城市界面优化留下操作空间。
美丽华大酒店早在1973年便加入FDAWU,长期维系的劳资协作机制在关键节点发挥了“托底”作用:在宣布停业前,管理层已与工会充分沟通,承诺在资源衔接、待遇安排与沟通透明度等方面坚持“公平、尊重与有尊严”的原则。这种“先行协商—公开说明—落地执行”的节奏,有助于缓解骤变对个体与团队的冲击,亦为后续的就业匹配与技能转型争取时间。
对于108名员工而言,停业带来现实阵痛,但e2i的职业辅导、技能提升建议与就业匹配,将成为再就业的关键抓手。对于行业而言,后疫情时代的需求结构变化、资本成本与地契年限约束、区域产品同质化竞争,以及品牌资产的生命周期管理,正在共同推动一轮“盘活—重塑—再定位”的周期性调整。美丽华大酒店的谢幕,既是个体品牌生命周期走到拐点的写照,也折射出资产与营运模式迭代的大背景。
自1968年开业以来,美丽华大酒店承载着合乐路与新加坡河一带的城市记忆。从早年的旅客往来,到区域商务与会展活动,再到本地餐饮与社交场景,它见证了城市更新与服务业升级的多重阶段。随着停业进入倒计时,酒店与工会、e2i的多方协作,力求把损害降至最低;而潜在的新管理品牌与产品形态,则可能在既有规划边界内,重新定义这块成熟地带的酒店供给与体验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