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报

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关税措施违法,暂缓至10月14日

2025-08-30 01:45
新闻图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8月29日作出的一项裁决,引发了政界、商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法院认定,特朗普总统在重返白宫后推行的大部分关税措施并不具备坚实的法律基础,这意味着白宫将关税视为主要外交与经济手段的做法受到了实质性限制。虽然法官允许这些关税措施暂时延续至10月14日,以便政府有时间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诉,但这一判决已足以撼动美国行政与立法权力之间的界限,并对国际贸易格局带来潜在的深远影响。

特朗普自今年1月重新入主白宫以来,再次将关税视为与对手国家谈判的重要工具。与他在上一个任期的做法类似,政府以“国家安全”与“国家紧急状态”为由,对多个国家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加征关税。特朗普认为,这些措施能够迫使贸易伙伴在双边或多边谈判中作出更多让步,进而强化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然而,司法机关认为此类操作超越了总统应有的权限。联邦上诉法院的判决明确指出:现有的联邦法律虽然确实允许总统在紧急状态下采取措施,但并没有明确赋予总统征收关税或类似税费的权力。换句话说,立法文本并未为白宫提供“不受约束的税收权力”,总统在没有国会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不应单方面决定大规模加税。这一法律逻辑得到下级法院的认同,如今又在上诉法院层面被确认。

美国商界对这一判决反应复杂。一方面,许多企业和行业协会一直批评关税政策导致原材料、零部件与消费品成本上升,增加了供应链的不稳定性。特别是依赖进口的制造业和零售业,他们普遍欢迎法院的裁定,认为这是纠正政策偏差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一些受益于保护主义政策的行业,如部分钢铁与铝业公司,则担忧裁决削弱了他们赖以竞争的政策屏障。金融市场方面,判决公布后短期内并未引发剧烈波动,但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最高法院最终推翻关税措施,可能会显著缓解企业的不确定性,有利于投资者恢复信心。相反,如果最高法院允许总统保留广泛的关税权力,则意味着未来美国的贸易政策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大幅调整,这将继续成为国际市场的风险因素。

在国际上,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对这一裁决保持高度关注。过去几个月,因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而与美国关系紧张的国家——包括欧盟成员国、中国、加拿大与墨西哥——都在密切评估局势。对他们来说,若关税最终被判定违法并撤销,将缓解双边关系中的部分紧张局势,并为未来的贸易谈判提供新的空间。但与此同时,各国也意识到,美国的法律程序尚未终结。一旦最高法院推翻上诉法院的裁定,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将关税继续作为施压工具,甚至加大使用力度。因此,这一案件的最终走向将直接影响未来几年国际经济关系的稳定性。

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起案件触及了美国宪政体制的根本问题——行政权与立法权的界限。国会长期以来拥有“征税与拨款”的核心权力,而总统则负责执行与外交。若总统能够单方面以“紧急状态”为由加征关税,这种做法无疑会削弱国会在财政与经济政策中的主导地位。上诉法院此次裁定,实际上是在重新确认立法机关的宪法权力,提醒行政部门不能以政策需求为由无限扩张权力。对于特朗普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他一向将关税作为对外施压的标志性工具,用来制造谈判筹码。若失去这一手段,将迫使他在外交谈判中寻找其他替代方案。而对拜登任内的民主党人而言,这个案件同样意义重大,因为最高法院未来的裁定不仅关乎特朗普,也将对历任总统是否拥有类似权力确立法律先例。

目前,特朗普政府几乎可以肯定会向最高法院上诉。最高法院的最终裁决可能出现几种结果:维持上诉法院判决,总统的关税权被显著限制,未来任何类似措施必须获得国会授权;也可能推翻下级与上诉法院意见,总统继续保有广泛的关税裁量权,美国贸易政策将维持高不确定性;或者作出折中裁定,在部分情形下承认总统的关税权力,同时要求更严格的法律依据。无论哪一种结果,都将成为美国行政权与立法权关系的重要标志,并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影响。

总的来看,联邦上诉法院的裁定不仅是一纸法律判决,更是对美国总统权力边界的一次制度性检验。它挑战了特朗普将关税当作外交与经济政策核心工具的做法,同时提醒世人:美国的行政权力虽大,但并非没有界限。未来数月,最高法院的动向将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而这场法律与政治的交织,势必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走向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