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报

九三阅兵将至 两岸围绕参与问题出现分歧

2025-08-30 02:06
新闻图

在九三阅兵活动即将举行之际,台湾与大陆之间围绕相关人士是否参加纪念活动的问题出现了新的摩擦。台湾部分官员近日表示,如果曾任政务官的国民党人士前往北京参与活动,可能会面临查办风险。这一说法随即引发大陆方面的强烈回应。大陆国台办通过发言人表态,批评台当局的立场,并强调将依法采取相应措施。

根据央视报道,8月29日,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记者会上回答相关问题时指出,来自台湾社会各界的代表参加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活动,既是出于对民族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共同记忆的传承。她认为,这种行为本身是正大光明的,是有助于两岸同胞凝聚民族情感的举动,不应受到质疑。朱凤莲强调,缅怀历史和纪念先烈是两岸民众共同的情感纽带,参加阅兵活动可以强化两岸在历史认知上的连结,也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她同时批评台湾当局的阻挠行为,称其不仅与民族立场背道而驰,也会对两岸关系造成伤害。她表示,一些人出于政治考量而进行威吓或限制,实际上是背离了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国台办方面还明确表示,如果有人刻意配合“台独”立场进行言论或行为,大陆方面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而在台湾,自由时报等媒体报道称,台湾有涉国安事务的官员警告,若有国民党前政务官前往参加九三阅兵,不排除会依法查办。受访官员提到,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如果选择出席,可能会被视为“敏感事件”,从而引发法律或政治上的后续动作。这种表态在岛内引发不少讨论,也让原本属于纪念历史的活动蒙上了政治色彩。

九三阅兵活动定于9月3日在北京举行,用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届时,除了大陆各界人士外,主办方还邀请了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人代表参加。阅兵活动不仅是军事展示,也是一次政治与历史象征的综合体现,因而在两岸关系的背景下自然格外敏感。

从历史角度看,两岸在一些重大纪念活动上的态度往往容易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抗战记忆在两岸都有深厚影响,但由于政治立场差异,双方经常对活动参与的正当性产生不同解读。此次事件正是这种长期分歧的一个缩影。

不少学者认为,台湾当局对是否参与大陆活动的态度,更多是从政治和安全层面考量,而大陆则强调民族情感和历史责任。这种差异背后折射出两岸关系的复杂性。一方面,历史记忆理应超越党派和立场,成为共同凝聚力;但另一方面,现实政治却往往使得象征性活动被赋予了更多战略与对抗意味。

在民间层面,台湾社会内部也存在不同声音。部分民众认为,参与纪念活动是为了共同缅怀历史,不应受到政治阻碍;也有人担心,出席此类活动可能会被岛内政治力量贴上标签,带来风险。这种矛盾心态在岛内舆论场上时常浮现,反映出两岸议题在台湾始终敏感。

对于大陆而言,通过举办大规模纪念活动,既是对历史的纪念,也是向外界展示国家统一意志的重要舞台。国台办强调,欢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各界人士参加,这不仅有助于弘扬抗战精神,也符合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从这一角度看,大陆将阅兵定位为民族大义的象征,因此对于台方的阻挠态度反应强烈。

外界观察普遍认为,随着九三阅兵日期临近,两岸围绕该活动的争论还可能继续发酵。台湾方面的警告言论,或许会对部分人士的选择造成影响,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反弹,导致更多讨论。无论最终有多少台湾代表出席,相关争议都再次凸显了两岸在政治认知上的分歧。

综合来看,这起事件不仅仅关乎个别人能否出席纪念活动,而是折射了两岸关系在现实政治与历史记忆之间的拉扯。对台湾社会来说,如何平衡政治敏感性与民族情感,是一个长期难解的问题;而对于大陆而言,如何在坚持自身立场的同时继续推动两岸交流,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随着纪念日临近,这一场围绕阅兵活动的舆论交锋,预计还会吸引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