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报

小米主动召回逾14万件充电宝 涉潜在过热风险 将提供退款服务

2025-08-30 04:10
新闻图

中国科技企业小米近日宣布,主动召回超过14万件在2024年8月至9月间生产的充电宝产品,原因是部分批次可能因电芯原材料问题,在极端情况下出现过热甚至燃烧风险。相关召回消息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官方网站公布,同时小米在台湾与香港地区也同步启动相同措施,以确保消费者使用安全。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8月29日的公告中指出,小米此次召回的产品为 MI牌自带线充电宝20000 33W(型号:PB2030MI),制造日期介于2024年8月1日至9月22日之间,涉及数量为 146,891件。监管单位表示,这批次产品在少数情况下,可能因部分电芯原材料质量不稳定而导致过热,若在极端场景下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小米方面在说明中强调,公司高度重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与安全,因此主动向监管机构备案召回计划,并已启动一系列补救措施。受影响的消费者可通过 退货退款 的方式获得赔偿,所有相关费用将由小米承担。官方表示,将通过官方网站、客服中心及销售渠道通知消费者,协助确认产品批次并办理退款事宜。

除了中国大陆,小米在台湾与香港市场也发布了同步公告。小米台湾和香港官方网站均提到,因供应商的部分原材料存在潜在问题,2024年8月至9月期间生产的同型号自带线行动电源可能在特定使用情况下出现过热现象,甚至构成火灾风险。虽然目前已知事故案例并不多,但小米出于谨慎考量,决定全面召回并为用户提供替换或退款服务。

此次召回不仅展现出企业在产品安全管理上的态度,也反映出消费电子行业对于电池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充电宝、行动电源等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电池安全问题持续受到社会关注。从国际市场的情况来看,多家厂商曾因电池设计缺陷或原材料质量问题而实施召回措施。小米作为全球知名的智能手机与电子产品制造商,此次主动召回行为,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其在品牌声誉与消费者信任上的重视。

业内人士分析,锂电池产品在生产环节中,对材料的纯度、稳定性以及组装工艺都有较高要求,一旦出现供应链环节的疏漏,便可能引发电池膨胀、过热甚至燃烧的风险。过去几年,无论是手机、电动汽车,还是笔记本电脑,类似的召回案例都曾发生。专家指出,小米的召回行动虽然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成本损失,但长远来看,有助于维护消费者的安全信心与品牌形象。

在消费者层面,监管机构提醒用户应尽快检查手中是否持有相关型号的产品。具体辨识方式为:查看产品外包装或机身标签上的型号“PB2030MI”,以及生产日期是否落在2024年8月1日至9月22日期间。如果符合上述条件,建议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小米官方渠道申请退款。监管部门同时呼吁,消费者在日常使用充电宝时,也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潮湿或不通风的环境,以降低电池过热风险。

小米在公告中重申,用户的安全始终是企业首要考量,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供应链管理与质量检测,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同时,小米也呼吁行业伙伴共同提升产品标准,推动行动电源与电池产品在安全性能上的技术进步。

此次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部分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留言表示,虽然召回带来不便,但对于小米主动采取措施的态度表示肯定,认为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任的做法。也有用户指出,希望未来厂商能在产品上市前加强测试,避免此类情况反复发生。

整体而言,小米充电宝召回事件提醒了整个产业: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无论是企业、监管机构,还是消费者自身,都需要共同关注产品质量与使用安全。小米此次的召回措施,既是对用户权益的保障,也是一种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未来,如何在快速迭代的科技产品中兼顾创新与安全,将继续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