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失业人数十年来首破300万 通胀上升加剧经济压力
德国劳工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失业人数在今年8月突破302万大关,这是过去十年来首次超过300万人,标志着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就业市场正面临严峻挑战。路透社报道称,8月失业人数环比增加了4.6万人,而失业率保持在6.3%的水平,尽管比例未出现剧烈变化,但绝对人数的上升仍然引发社会和经济层面的担忧。
与此同时,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8月份通胀率升至2.1%,高于市场此前普遍预测的水平。这一数据不仅意味着消费者面临更高生活成本,也让外界更加担忧德国经济的复苏前景。经济学家指出,德国经济已经连续多个季度出现疲软迹象,而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推动的进口关税政策,可能使德国经济在未来三年内连续处于零增长边缘,这是自上世纪二战后罕见的局面。
劳工局局长纳勒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德国的劳动力市场仍在承受近年来经济衰退的负面影响。虽然失业率保持稳定,但新增职位的数量明显减少。数据显示,8月份新增岗位为63.1万个,比去年同期减少了6.8万个,这意味着企业在招聘上的谨慎态度正在加剧失业问题。纳勒斯指出,尤其是制造业和出口导向型行业受到冲击最为明显,这些行业历来是德国经济的支柱。
德国劳工部长巴斯则在同一天强调,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俄乌冲突持续和全球供应链紧张,仍然是导致经济疲软的重要因素。他表示,周期性逆风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压力,政府必须采取进一步措施稳定就业。根据巴斯介绍,在放松财政规则之后,德国政府将通过设立一个5000亿欧元(约585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专项基金来刺激经济增长,计划投资于交通、能源转型和数字化建设等关键领域。
德国总理默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失业率上升并不令人意外,但突破300万的数字提醒各界,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不容忽视。他强调,政府必须专注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就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默茨还呼吁各政党放下分歧,共同支持能够提升竞争力的政策。
然而,经济学家和商业协会对于政府大规模财政支出的效果持谨慎态度。专家普遍认为,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在长期有助于提升生产力,但其效果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完全显现。在此期间,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改革措施,德国可能继续面临就业市场承压的局面。
德国商业发展协会和雇主协会主席杜尔格在发言中直言不讳地指出,300万失业人口是对近年来政策犹豫和改革停滞的警告。他呼吁政府推动所谓的“改革之秋”,在劳动法、税收制度和创新激励机制上进行系统性调整,以恢复企业信心和市场活力。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其经济动向不仅影响本国,也牵动整个欧盟的复苏节奏。当前,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处于低位,企业投资意愿不足,加之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化,使得德国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失业人口持续增加,将可能导致社会福利支出压力加大,进而限制政府在其他领域的财政空间。
综合来看,德国失业人数突破300万不仅是一项统计数字,更是经济困境的象征。未来德国能否通过财政刺激和结构性改革双管齐下,实现就业市场的复苏,仍有待观察。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挑战将成为德国政治与经济决策者在未来几年中的核心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