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审查美国关税影响,卢拉强调对话优先但不排除反制选项
巴西政府近日启动了一项程序,着手评估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巴西部分产品征收50%关税的影响,并探讨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虽然外界一度担心这可能引发两国贸易摩擦升级,但巴西总统卢拉明确表示,他并不急于与美国展开对抗,而是希望通过对话与谈判化解矛盾。
根据彭博社消息,卢拉已授权相关部门在未来30天内完成审查,重点评估关税措施对巴西出口商、消费者和整体经济的影响。这一评估结果将作为后续决策的重要参考。巴西政府官员指出,目前的举措并非要立刻进入报复阶段,而是希望以此作为推动双方重启沟通的契机。
巴西总统卢拉在星期五(8月29日)接受当地电台访问时表示:“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我并不急于采取任何对等措施。巴西需要的是公平和开放的贸易环境,而不是对抗。”他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于贸易战可能爆发的担忧。
据了解,巴西政府采取行动的法律依据是今年早些时候国会通过的《商业互惠法》。这部法律允许政府在认为外国关税不公平时,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包括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或限制知识产权使用。但参与内部讨论的官员透露,卢拉政府内部普遍认为,如果直接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可能会抬高进口成本,反而伤害巴西消费者和国内经济。因此,政府更倾向于寻找替代性选项,例如暂停部分美国专利的保护。
有知情人士透露,巴西此前曾考虑在医药领域采取应对措施,例如停止执行对部分美国药品的专利许可,以此作为谈判筹码。这类举措虽然不会直接提高商品价格,但可能对美国知识产权持有者构成压力。不过,目前这些方案仍停留在评估阶段,并未作出最终决定。
事实上,巴西政府本月初已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提交申诉,希望通过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与美国就关税问题展开磋商。巴西官员强调,国际多边平台依然是首选的解决途径。卢拉在多个公开场合重申,在用尽所有和平谈判和国际规则手段之前,他不会贸然采取报复行动。
然而,尽管卢拉一再强调克制,他对近期美巴缺乏对话表示失望。据悉,美国财长贝森特在8月初临时取消了与巴西财长哈达德的会晤,这被外界视为两国沟通受阻的迹象。卢拉对此表示遗憾,并指出,作为美洲重要的经济体,美国与巴西理应保持开放和建设性的沟通渠道。
美国目前是巴西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中国。两国贸易关系涵盖农产品、矿产、能源、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彼此之间的依赖程度不容忽视。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贸易摩擦升级,不仅会影响双边经贸往来,还可能对南美地区供应链和全球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在巴西国内,商界对于政府如何应对美国关税问题同样高度关注。部分出口企业担心,如果美国坚持征收高额关税,他们的市场份额将受到严重冲击。而消费者群体则担忧,一旦巴西采取对等关税措施,可能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推高生活成本。因此,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与保障经济稳定之间取得平衡,成为卢拉政府必须谨慎考量的问题。
目前,学界和政策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卢拉的策略是“以时间换空间”。通过设立审查期,巴西政府一方面为自己争取了更多谈判筹码,另一方面也避免在情绪化的背景下做出仓促决定。这种稳健的姿态,有助于维持国际社会对巴西作为负责任经济体的信心。
总体来看,巴西在面对美国关税挑战时,既展现了坚决维护自身利益的立场,也传递出通过对话和多边机制解决分歧的意愿。未来30天的评估结果,以及巴西政府是否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将成为观察两国关系走向的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