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报

国油气体加强管道监管 吸取布特拉高原爆炸事故教训

2025-09-01 06:47
新闻图

国油气体(Petronas Gas Berhad,简称PGB)在布特拉高原发生天然气管道爆炸事故后,开始着手检讨现有安全标准,并计划配合经济部推出更严格的新规,以全面提升管道走廊的管理权限和防护措施。这起事故虽然被官方调查认定与人为破坏或施工疏忽无关,但所引发的关注,促使公司和政府重新审视能源运输的安全体系。国油气体董事经理兼首席执行员阿都阿兹表示,气爆事件是一个强烈警示,凸显在基础设施发展过程中,监管和协调的重要性。他坦言,公司必须承担起更大责任,确保类似事故不再发生。

阿都阿兹透露,新规的拟定将依照《1993年天然气供应法》与《1990年电力供应法》等相关法规进行。若能顺利推行,国油气体将获得更大的权限来干预管道走廊范围的各类发展活动,避免第三方工程影响管道安全。他说,经济部已要求公司提交意见书,详细说明在布特拉高原事件中吸取的教训,以便纳入修订措施当中。与此同时,公司也正与雪兰莪、森美兰等州政府展开合作,这些州属已基本同意让国油气体加入规划委员会。阿都阿兹认为,这样的机制能让公司在项目早期阶段就进行审查,对工程可能带来的土方移动、水流改道等风险做出评估,并在必要时提出条件限制,甚至下达停工令,避免潜在威胁进一步扩大。

他解释,虽然气爆事故并不常见,但从结果来看,任何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此次爆炸发生在一条铺设于2000年的输送管线上,官方调查结果指出,长期的土壤松动让管道承受压力,最终导致金属与金属之间产生摩擦,从而引起爆炸。幸运的是,调查明确排除了人为破坏和施工疏忽的可能性,警方因此把案件列为“无进一步行动”处理。然而,这次事故已足以敲响警钟,让各界重新审视能源运输安全的脆弱性。

国油气体强调,天然气是国家能源命脉,输送网络必须时刻保持最高安全标准。阿都阿兹表示,公司运营着全长2623公里的半岛天然气利用(PGU)管道系统,这个网络从登嘉楼吉利地延伸至柔佛边佳兰,再连接马六甲双溪乌当与泰国入境点,最终将天然气输送至全国各地的发电厂、石化企业和工业用户。这个庞大的系统承载着国家电力供应和工业生产的基础,因此任何潜在事故都不容忽视。他说,PGB将进一步强化监控系统,增加高风险区域的巡查频率,并考虑在关键地段安装更多传感器,以便即时发现压力或结构异常。

在谈及社区安全时,阿都阿兹特别强调,公众必须了解管道周边并非自由活动区域,避免在附近进行不当作业。他指出,公司将展开更多宣传活动,让居民与开发商知晓相关规定,从源头降低风险。他补充说,若缺乏全民配合,即使有再完善的技术与规则,安全也无法得到百分百保障。因此,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同样是未来新规成功的关键。

事故发生后,经济部与国油气体之间的沟通明显加速。阿都阿兹表示,经济部不仅要求公司提交反馈,还要求针对不同地区的特殊地形与发展趋势提出细化措施。例如,部分地区土壤松动风险高,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开发活动频繁而造成威胁,所有这些因素都必须逐一纳入安全规划。PGB正在整理一份全面的风险评估报告,并将在获得各州政府意见后,交由经济部进一步审议。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系列举措并非单纯的公司层面行动,而是跨部门、跨州属的系统性合作。阿都阿兹相信,只要运营方、政府机构与州政府之间保持紧密协调,就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他坦言,布特拉高原气爆事故虽然已被定性为偶发性事件,但对于天然气行业而言,任何一次事故都会影响公众信任,若不能及时改善和防范,长远而言将削弱整个行业的发展基础。

目前,国油气体也在内部进行培训与演练,确保员工能在突发情况下迅速反应,采取合适措施。他们计划定期与地方当局展开联合演习,提升应对能力,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此外,公司正评估引进更多国际标准,与国外天然气输送企业进行交流,把最先进的监控与管理技术引入马来西亚。阿都阿兹说,能源安全是全球性课题,任何经验都值得借鉴。

随着各项新规的推进,国油气体希望能重建公众对管道网络的信心。阿都阿兹总结时强调,能源运输系统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与安全。通过新的法律赋权、跨州属合作与科技升级,公司有信心把风险降到最低。他呼吁各界共同配合,让类似布特拉高原事故成为最后一次警钟,而不是未来可能重演的悲剧。